黃金果,又叫黃晶果
最近朋友從高雄帶來了一種水果,外觀像是柑橘類的親戚,淡淡的黃色,頭部有點綠色,清涼、淡雅的色彩,非常適合在夏日觀賞與食用,讓燥熱的心情為之一爽。
為了讓童鞋們也能用眼睛分享一下我新認識的水果,特地上網去找了些相關的資料和照片。
黃金果,又名黃星蘋果、加蜜蛋黃果、蜜蛋黃果,於新加坡稱黃晶果(黃金果),英名Abiu,又名caimito,學名Pouteria caimito Radik ,為山欖科(Sapotaceae) 膠木屬(Pouteria)果樹,原產亞馬遜河上游之常綠果樹,分布於安底斯山脈之東,自委內瑞拉、秘魯、厄瓜多爾、千里達以至巴西均有裁培,巴西、秘魯等中南美洲以外地區較少見,1914年引進美國佛羅里達南部,發現幼株不耐低溫寒害。1987年鳳山分所首次自新加坡引入,在本分所及屏東縣高樹鄉試種,1994年又由馬來西亞引入兩品系,另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也引入數個品種栽培。
黃晶果(黃金果)為熱帶果樹,喜溫暖潮濕之氣候,溫度最好在lO℃以上,20 -35℃最為適合,雨量在1000 -3000m m平均分佈者較佳,於終年溫暖潮濕之地生長良好,台灣中部海拔5OOm以下仍可生長,冬季遇lO℃以下溫度可能使葉片黃化落葉,幼株不耐寒害,喜肥沃、排水良好之土壤,但對土壤適應力大,不耐積水但微耐旱,土壤pH在5.5-7.5均可生長。
黃晶果(黃金果)產期通常在6個月以上,台灣之主要產期在2~4月及7~8月,品種之間略有差別,亦可經由環刻及灌溉控制生長而全年結果。黃晶果(黃金果)3年生植株年量約6 -10公斤,6年生植株年產量約25 -35公斤。
果肉乳白色半透明,未熟果有澀味,成熟後甜而具芳香,帶有微粘之乳汁,呈半透明膠質狀,甜度12-15度之間,果肉含水份74﹪,種子1-4枚,夏季果實自開花至採收需60-70天,冬季果實生長期可達80天。果實易遭小昆蟲危害影響商品價值,尤其是以果蠅最嚴重,套袋可有效防止蟲害,尤其果蠅之危害,亦可增加著色及果實美觀。
花為兩性花,花小,花梗甚短,單生或 2~9 花簇生於分枝或主幹上。花瓣 4~5裂,淡綠色,長 0.4~ 0.8 公分,花柱短,可自花授粉,大多在夜間(6:00~8:00)開放,少數花在早上6:00開放,開花期有特殊香氣,為蟲媒授粉。
果實形狀因品系及結果期而異,呈長卵圓、橢圓或圓形;幼果皮深綠色,有少許絨毛,成熟時果皮轉呈光滑鮮豔明亮之金黃色,果頂平整或微尖;果重 100~ 900g,果徑 7~ 11 公分;果肉乳白色,半透明狀,皮肉不易分離,未熟果或近皮部會有膠狀乳汁,食之帶澀味,成熟果則味甜,平均甜度 12~15°Brix,無酸味;果肉質地與風味,品種間差異極大,有極甜至淡而無味者。種子 1~4 粒,單粒種子重約 5~6g,長 3~ 4 公分,黑褐色或深褐色,外有膠質物。
黃金果為多年生常綠性喬木,樹皮灰色棕色,老莖有不規則剝落痕;枝葉及幼果均會分泌白色膠狀乳汁;株高可達 2 公尺以上,枝梢細長下垂。葉互生,長 10~ 20 公分,寬 3~ 6 公分,長橢圓形,嫩葉淡綠,成熟葉轉呈深綠色,全緣,先端鈍尖,葉表光亮。花為兩性花,花小,花梗甚短,單生或 2~9 花簇生於分枝或主幹上。花瓣 4~5裂,淡綠色,長 0.4~ 0.8 公分,花柱短,可自花授粉,大多在夜間(6:00~8:00)開放,少數花在早上6:00開放,開花期有特殊香氣,為蟲媒授粉。果實形狀因品系及結果期而異,呈長卵圓、橢圓或圓形;幼果皮深綠色,有少許絨毛,成熟時果皮轉呈光滑鮮豔明亮之金黃色,果頂平整或微尖;果重 100~ 900g,果徑 7~ 11 公分;果肉乳白色,半透明狀,皮肉不易分離,未熟果或近皮部會有膠狀乳汁,食之帶澀味,成熟果則味甜,平均甜度 12~15°Brix,無酸味;果肉質地與風味,品種間差異極大,有極甜至淡而無味者。種子 1~4 粒,單粒種子重約 5~6g,長 3~ 4 公分,黑褐色或深褐色,外有膠質物。
黃晶果內含養分如下: | |||||
|
|
|
| (每100公克果肉) | |
蛋白質 | 2.1公克 | 磷 | 45豪克 | 脂肪 | 1.1公克 |
胡蘿蔔素 | 0.02毫克 | 碳水化合物 | 36.3毫克 | 卡路里 | 140卡 |
纖維 | 3.0公克 | 維他命C | 49毫克 | 胺基酸 | 0.02毫克 |
維他命A | 130微毫克 | 果膠 |
| 維他命B1 | 0.2毫克 |
灰粉 | 0.9公克 | 維他命B2 | 0.2毫克 | 鈣 | 96毫克 |
維他命B3 | 34毫克 | 鐵 | 1.8毫克 | 水份 | 74.1公克 |
甘油酯 | 22公克 | 離胺酸 | 316毫克 | 甲硫胺酸 | 178毫克 |
酥胺酸 | 219毫克 | 色胺酸 | 57毫克 |
|
|
|
食用方式:
l 果實鮮食用:黃金果的果實主供鮮食,黃熟後果肉呈果凍般的半透明膠質狀,滋味甜美Q滑,惟因果皮富含膠質與鐵質,易受氧化而成褐色,剖開後應儘速食用。食用前先用利刀將果實縱切一半,挖除種子後,再用湯匙取食果肉或再縱切成片狀,用手剝離果皮後食用,亦可加檸檬汁於果肉中,以防止褐化。若經冷藏後食用,口感更為清涼爽口。
l 製成果汁或冰淇淋後食用:可將其與鳳梨或芒果,加上牛乳打成果汁食用,或是製成冰淇淋。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ssgarden-tw.com/abiu.htm
部份文字資料來源:
黃金果的栽培與管理-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劉碧鵑‧賴幸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