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毅夫:金融危機已轉為實體經濟危機
· 2009-06-19
· 中國時報
· 【王銘義/台北報導】
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強調,全球經濟危機性質,已從金融危機逐漸轉為實體經濟危機!不過他說,中國經濟可能最早見底。他預估,中國經濟維持七至八%增幅應沒問題。
林毅夫就任世銀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剛屆滿一周年之際,接受《瞭望東方周刊》專訪時,對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增長、美元地位等重要問題,發表相關看法,就在林毅夫受訪時,世銀也調高中國今年GDP的預測,從過去的六.五%調高為七.二%。
林毅夫認為,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採取大力度應對措施,金融領域的崩潰可以避免,但危機已從金融危機變成實體經濟的危機。
他說,美國經濟已有六年高速增長,投資集中在房地產和製造業,造成產能過大,需求突然下降,以致形成泡沫破滅,財富減少等問題。
對於哪個經濟體最先復甦,林毅夫堅信,中國經濟可能最早見底,因為財政狀況較好,外匯儲備較多,積極財政政策干預力度是全世界最大的。「中國還有一九九八年『化危為機』的經驗。當年正是通過增加投資、擴大消費,經濟增長率維持在年均七.八%的水平。」
儘管第一季中國工業生產已回升,但經濟能否恢復到○八年以前的兩位數增長,他說,這有賴全球經濟的復甦。他預估,中國經濟維持七至八%增幅應沒問題,要恢復到九%以上增速可能還需要時間。
林毅夫並說,中國因應目前危機應是游刃有餘,因財政有盈餘,外匯儲備龐大,讓中國有很大政策空間。但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,這點頭腦必須很清楚。
對於備受關注的中國在美投資風險,林毅夫認為,因美國還是全球最大經濟體,美國經濟實現穩定、渡過難關,對中美兩國,對世界都很重要。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風險,不在於美國賴賬,因它是儲備貨幣國家,問題在於幣值,但短期來看美元還會上揚。
林毅夫認為,未來幾年,中國經濟比重會不斷增加。未來美元的地位,跟在二戰剛結束時會大不一樣。
根據世銀昨天發表的最新報告,世銀對中國○九年經濟增長率預測,已從原先預估六.五%調整至七.二%,這低於去年中國官方數據九%,也低於中國提出的「保八」。世銀分析員認為,中國提出的四兆人民幣經濟刺激計畫已開始發揮作用。
留言列表